这一惨痛的教训不禁让人反思国内篮球的竞争环境
8月30日,CBA官方发布了2024-2025赛季的竞赛信息,宣布了一项备受关注的外援政策调整。新赛季中,各球队最多可以注册4名外援,每场比赛允许外援出场4节共7人次,前三节每节最多2人次,第四节最多1人次。这一政策的调整相较于过去几个赛季的外援使用规则,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回顾此前几个赛季,CBA采用的是外援4人最多出场4节4人次的政策,而上赛季排名后四位的球队则享有4节5人次的特殊待遇。然而,这一“福利”在新赛季被取消,所有球队将遵循统一的外援使用规则。这意味着比赛中,外援的登场机会有所增加,但各队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
事实上,CBA早年曾实行过更为宽松的外援政策,当时的四川男篮甚至依靠“三外援”阵容成功夺冠。然而,尽管高水平外援的加入为联赛增添了看点,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国内球员在比赛中对外援产生了依赖心理,关键时刻不敢承担责任。这种习惯在国际赛场上显得尤为致命。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在主场表现不佳,失去了直通奥运的资格,这一惨痛的教训不禁让人反思国内篮球的竞争环境。
为了给国内球员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CBA自2020-2021赛季起,逐步减少了外援的使用次数,并取消了亚洲外援。然而,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国内球员在联赛中的锻炼强度明显不足,难以应对国际大赛的高压环境。接连无缘奥运会、世界杯和亚运会的失利,再次暴露出国内球员整体实力的不足。
在这样的背景下,CBA新赛季再度放宽外援使用,旨在通过增加比赛强度,促使国内球员提升自身能力。外援“戏份”增加的同时,比赛的观赏性也将有所提升。新政策的实施,有望引发“鲶鱼效应”,促使本土球员在激烈竞争中自我突破。
当然,放宽外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压缩本土球员的出场时间和机会,但职业篮球的本质就是优胜劣汰。只有那些真正具备实力的球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回顾2017年的山东男篮,在拥有劳森和莫泰两大外援的情况下,丁彦雨航依然凭借出色表现大放异彩,成为本土球员中的佼佼者。
中国篮球长期以来依赖于传统的中锋打法,导致与国际潮流脱节。而外援的引入,不仅能带来高水平的对抗,还能将先进的战术理念融入本土篮球体系中。然而,外援政策的再度放宽,究竟能否带动中国篮球实现质的飞跃,仍需时间检验。关键在于国内球员是否能够从外援身上学到更多,摆脱对外援的过度依赖,真正实现自我提升。
CBA新赛季的外援政策调整,既是对过去政策的一次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次探索。国内球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也将迎来更多的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唯有不断努力,方能在职业舞台上站稳脚跟,为中国篮球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搜索
- 百度搜索:这一惨痛的教训不禁让人反思国内篮球的竞争环境
- 360搜索:这一惨痛的教训不禁让人反思国内篮球的竞争环境
- 搜狗搜索:这一惨痛的教训不禁让人反思国内篮球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