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限马拉松选手陈盆滨在夺冠后喜极而泣

新中国体育发展史演绎着一个个荡气回肠、属于所有中国人的精彩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便承担起提高国民体质、展示国力、凝聚民心的作用。“把‘东亚病夫’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这是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那时发出的心声。

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获得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新中国体育力量的登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强。

1979年9月,在墨西哥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年仅17岁的陈肖霞夺得中国首个跳水世界冠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伴着改革开放的铿锵鼓点,这个充满豪情的呼声,成为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就在陈肖霞夺冠的同一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地位,重回奥运大家庭的中国体育阔步走向世界。

那是很多中国人如数家珍的镜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重返夏季奥运会赛场,许海峰为中国队射落奥运首金。截至2018年底,中国运动员在各类国际大赛中获得世界冠军3458个、奥运冠军237个,创超世界纪录1332次……

1981年3月,中国男排战胜韩国男排,取得男排世界杯入场券。喜讯传来,守候在收音机旁的北京大学学生欢欣鼓舞,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个青春洋溢的呐喊,激荡起无数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与奋斗豪情。

也是在那一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全胜夺冠,拉开了传奇的“五连冠”序幕,女排精神上升到民族精神高度,一直延续至今。

从女排精神到乒乓精神、女足精神,新中国体育的70年岁月承载了无数家国情怀与功勋荣耀。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体育让中国人找到了民族自信与自尊;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体育精神激励着年轻人投身大潮、激荡梦想;在新时代,体育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凝心聚魂的强大动力。

“中国何时有人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曾几何时,百年前“奥运三问”萦绕在中国人心头。从解答第一问到实现第二问的目标,中国人花了半个多世纪,而从实现第二问到完成第三问,只用了24年。体育与国运息息相关,中国体育的追梦之路,伴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之路。

体育,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先锋。48年前,“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推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中国与世界交流之门越开越大。在中国竞技体育勇攀高峰的同时,中国运动员的实力与风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扬和释放。以姚明、刘翔、李娜、朱婷等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在世界体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们凭借开放、自信的品质,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和喜爱,展示了新一代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风貌。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的态度得到了广泛认可。继成功主办夏季奥运会之后,2022年冬奥会的圣火也将在中国点燃,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届时,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再次领略开放包容的大国气象。

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8月8日成为中国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从风靡全国的马拉松、广场舞,到年轻人热衷的足球、篮球;从重焕光彩的传统体育项目,到逐步“走出山海关”的冰雪运动……健身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70年来,中国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中国经济大格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体育消费被激活,健身服务业和竞赛表演业日益活跃;产业体系逐步完善,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品牌实现了“走出去”。到2035年,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70年峥嵘,中国体育同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70年拼搏,体育强则中国强的声音越发响亮。

70年,体育强国进行时!

刘翔●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中国田径史上第一位男子奥运冠军,集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于一身的大满贯选手

李娜●2011年法网女单冠军和2014年澳网女单冠军●亚洲第一个夺取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选手

姚明●2002年进入美国NBA,2016年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2017年当选中国篮协主席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

1971年4月13日,中美两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进行友谊比赛。

中国极限马拉松选手陈盆滨在夺冠后喜极而泣。

客商在中国(晋江)国际鞋业暨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上了解安踏运动鞋。

小朋友参加2018合肥国际马拉松亲子跑比赛。

从“增强体质”到国家战略

全民健身强壮民族体魄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新中国体育事业自发展之初,便具备了提高国民素质、强健民族体魄的“全民”属性。在同竞技体育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群众体育热潮不断涌动、形态愈加丰富。

广播体操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上世纪50年代,“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掀起了新中国第一个群众体育热潮。广播体操的旋律、体育锻炼的身影,充分展示出新生共和国的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后,中国群众体育进入全面、规范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健身方式开始增多,健美操、霹雳舞等项目是那个年代最时髦的运动方式。

步入21世纪,中国人的健康意识和健身积极性不断提高。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经国务院批准,将8月8日设立为“全民健身日”。中国在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全民健身热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

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成为根本目标。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运动热潮方兴未艾。在北京冬奥会筹办的激励和带动下,“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全民健身新目标渐行渐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格局初步形成。数据显示,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已达4亿,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接近九成;各类体育场地已超过195.7万个,是改革开放前的70多倍,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6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百倍以上。

“小球推动大球”的独特力量

靓丽而厚重的外交名片

一场因“搭错车”引发的友好互动,最终敲开了两国的交流大门——上世纪70年代的中美“乒乓外交”,是世界外交史上的经典一幕。

体育超越国界、种族和意识形态,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70年来,体育一直是新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内容,是连接中国与世界和平友谊的桥梁。

新中国成立之初,体育战线在打破重重封锁、拓宽交流渠道、改善国际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为新中国的政治、外交作出了杰出贡献。从促进民间友好交往的中日“围棋外交”,到“小球转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黑白棋子、小小银球演绎出一段段历史佳话。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79年中国全面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后,中国体育全面融入世界体育发展进程,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更是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了全方位相互了解的机会。通过“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跨越分歧,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

2022年冬奥会,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自信的表达向世界展示全新的国家形象,进一步推进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与此同时,中国还持续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目前,有超过200名中国人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中国以援建场馆、援助派遣教练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体育援助;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体育也成为联结中国与参与国家和地区人民的纽带。

如今,从高层出访到体育大赛,中国体育外交不断引爆全球“朋友圈”;新一代中国运动员凭借着优异成绩和鲜明个性收获了世界各地的“粉丝”;老朋友一般的外籍教练和外援,展现了中国体育开放包容的环境。未来,体育在中国外交舞台上将有更多大显身手的机会,是中国外交靓丽而厚重的一张名片。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竞技体育不负时代使命

《攀登者》《中国女排》——2019年,中国体育史上的两个经典故事被拍成了电影。

这是两段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传奇。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人类登山运动史上的壮举。1981年,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勇夺冠军,在改革开放初期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激发了澎湃的爱国情怀。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再度站上最高领奖台,延续30多年的女排精神至今仍然拥有强大的感召力。

爱国主义、顽强拼搏、民族自信……这是竞技体育的内涵与能量所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陈镜开的第一个世界纪录和容国团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拉开了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序幕;许海峰的第一枚夏季奥运会金牌和杨扬的第一枚冬季奥运会金牌,载录了体育大国的崛起;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体操等传统强项,缔造了一支支领跑世界的“梦之队”。

这是走向世界的突破——2002年,姚明登陆NBA赛场,9年留美生涯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体育明星;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用惊天一跃证明“黄种人也能‘飞’”;2011年,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拿下亚洲人的首个女单大满贯冠军。

这是勇攀高峰的挑战——近年来,中国体育在田径和游泳等基础大项和冬季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苏炳添成为首个跑进百米10秒以内的黄种人,孙杨实现了男子自由泳项目的“全满贯”,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上力挽狂澜夺得金牌……新一代体育明星挑战极限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底气,激励着更多中国人追逐梦想。

这是价值认知的转变——竞技体育的价值认知,从“唯金牌论”逐渐走向奥运精神内核的荣誉观。拿到金牌,值得尊敬和赞扬;没拿到金牌,只要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同样值得点赞。航海家郭川、“跑神”陈盆滨、“无腿勇士”夏伯渝……随着对体育内涵和精神的理解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平民英雄”彰显了体育改变人生的力量。

“双奥之城”的荣耀

承办奥运彰显大国担当

从夏季奥运会到冬季奥运会,奥运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

北京奥运会是新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跃升的起点。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首次登顶金牌榜。自此,中国竞技体育“多点开花”,不断创造历史。

更多的改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中国人因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更加自信,向世界敞开怀抱的态度更加明确。在国际体育舞台上,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

北京奥运会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有形和无形遗产,它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家常便饭”,助推体育产业高速发展。

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举办权,创造了同一座城市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历史。中国又一次肩负起推广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国担当,北京冬奥会将成为又一座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2022年冬奥会离我们越来越近。有了十多年前的经验,中国更从容、更自信。秉承“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中国将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贡献。与此同时,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将实现全项目参赛的目标。按照“扩面、固点、精兵、冲刺”的工作节奏,中国冰雪人正在为竞技水平和参赛成绩的提高而努力。

冬奥会的举行,也将再次激发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随着中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加速,“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并不遥远。

5万亿元大市场的潜力

产业火爆增添经济新动能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体操王子”李宁空中漫步、点燃主火炬台的场景,成为奥运史上的难忘一幕。与此同时,“李宁”——这一中国本土的体育运动品牌,也迎来了更快走向世界的契机。

中国体育产业经历了漫长的奔跑与追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产业逐步兴起、发展壮大,如今已经形成了以体育健身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用品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框架体系,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

1980年10月,广州举办了万宝路网球精英赛,赛事组织者依靠出售门票、场地广告和比赛冠名权收回了全部投资,这标志着中国体育产业化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992年,体育产业的概念正式提出。足球职业化的试点性改革,打开了中国体育产业改革的大门。随后,体育竞赛、大众健身及体育用品市场稳步成长。体育博览会举行、体育竞赛市场开放、体育彩票发行……中国体育产业开始进入立体化的发展阶段。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激活赛事转播权市场等措施,释放了体育在经济领域的巨大能量。

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还带动了体育同旅游、建筑、文化、教育等相关行业的跨界融合,对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方兴未艾的马拉松产业、乘着改革春风的足球产业、“走出山海关”的冰雪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1%;到2035年,中国体育产业将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959年4月22日,为新中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乒乓球选手容国团载誉归来。新华社记者张赫嵩摄

1951年,新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资料照片

1981年11月,中国女排队员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领奖台上。黎启榕摄(新华社发)

1980年2月,第十三届冬季奥运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体育场开幕,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图为中国队入场。新华社记者夏道陵摄

2018年5月6日,在瑞典哈尔姆斯塔德举行的2018年乒乓球世界团体锦标赛上,中国队队员和教练捧起斯韦思林杯。新华社记者叶平凡摄

2019年4月14日,北京半程马拉松鸣枪起跑。图为参赛选手在比赛中冲过终点。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2019年6月13日,在法国女足世界杯上,中国队球员李影(左)与队友王霜庆祝进球。新华社记者徐子鉴摄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成员庆祝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新华社记者王丽莉摄

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资料照片

这是体育的魅力——总有一个时刻令人心潮澎湃,总有一个瞬间令人泪流满面。

这是体育的价值——当五星红旗伴随国歌升起,每一滴汗水、每一声呐喊都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从新中国第一块金牌到令国人自豪的“国球”,乒乓球的传承,记录着矢志克难、永立潮头的拼搏。

从永不言弃的中国女排到“铿锵玫瑰”中国女足,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展现了不畏强手、英勇顽强的品质。

从人人会做广播体操到风靡全国的马拉松,全民健身的传承,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从普莱西德湖初次亮相到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冰雪梦想的传承,走过了漫长而又充满豪情的迢迢风雪路。

70年间,伴随着大国崛起,中国体育完成了一次次突破和一个个跨越。那些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体育瞬间,标注着中华民族追求卓越的艰苦探索,见证了新中国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如今,它们已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赋予我们自信前行的精神力量。

本精彩视频内容由法甲直播发布于2024-10-16 08:31:18, 名称为:中国极限马拉松选手陈盆滨在夺冠后喜极而泣。如果您对本文章内容感兴趣,可以收藏并关注我们,感谢您的支持!